罹癌老翁下顎骨壞死 閉塞板找回「食」力
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 – 2015年12月9日 下午6:36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「化療、放療那段時間太難過,看到飯吃不下,
聞到油味就想吐,體重掉到54公斤,牙齒也壞了!」今年81歲的曾爺爺,罹患攝護腺
癌,需接受抑制骨頭轉移的藥物治療,卻導致下顎骨頭壞死,牙齒搖搖欲墜,影響進
食。幸好,在抗癌路上,曾爺爺接受牙科治療,口腔放置「閉塞板」保護牙齒,終於
找回咀嚼力和人生「新滋味」。
藥物導致骨頭壞死 老翁牙齒搖搖欲墜
已和攝護腺癌奮戰10餘年的曾爺爺,最近幾年病情走下坡,去103年8月起接受化學治
療,卻未能完全控制住癌細胞擴散,骨頭被侵蝕得嚴重,病況不佳,一度虛脫住進安寧
病房,經積極治療才好轉,回到普通病房且諮詢牙科醫師。
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黃心若表示,檢查後發現曾爺爺口腔左側有顆牙齒搖搖欲墜,內
側有骨頭暴露出來且骨頭破壞很嚴重,判斷屬於「藥物導致型的骨壞死」,原因是癌細
胞轉移到骨頭,服用雙磷酸類藥物及類固醇抑制骨頭轉移,卻出現骨頭壞死的副作用,
牙齒因此愈來愈鬆動。
閉塞板保護+口腔清潔 減緩骨頭壞死速度
對於曾爺爺這類的病人,牙科以往都採用大規模清創手術,但黃心若牙醫師表示,
近期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,保守性治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,因此在考量曾爺爺的
年紀和骨頭壞死面積後,決定先移除嚴重搖晃、影響功能的牙齒,磨掉尖銳的骨
頭,配合門診每周一次的徹底清洗,和協助病人建立用餐後馬上清理的好習慣,
以控制非抗癌藥物的影響。經過半年以上的牙科治療後,曾爺爺又在口腔中安裝
俗稱「閉塞板」的保護裝置,穩定下頷剩餘支柱牙,讓剩餘的牙齒比較不容易搖
晃,也不會因為一點食物卡在骨頭表面及黏膜間隙,動不動就造成感染、腫脹,
可以更安心地進食。閉塞板原本是牙科用在保護暴露出內層組織的一種板子,不
宜承受外加的咬合壓力,且患者安裝後需於每次餐後都徹底清潔。
牙齒治好了!「食」力重現,老翁心情由悲轉喜!
由於曾爺爺乖乖聽從醫囑,口腔清潔做得勤快又乾淨,骨頭壞死速度逐漸趨向穩
定,黃醫師決定在保護板上再加裝臨時假牙,以增進咀嚼能力,提升營養吸收狀
況。經過一連串的治療,曾爺爺終於重新享受咀嚼,改善缺牙導致的顏面塌陷,
新陳代謝與消化機能提升,體重增加到62公斤,心情也從難過、沮喪到笑容滿面
,重新感受人生的好滋味。
癌友愛牙標準更嚴格 每2個月做牙齒檢查
「平時處理好牙齒口腔衛生,對每個人都很重要。」黃心若牙醫師指出,現今的
大環境,什麼人、什麼時侯會生病,誰都不知道,為預防骨頭轉移或蛀牙後更高
的骨壞死風險,牙科只要碰到癌症病人就醫,評估標準趨嚴。
對癌症患者來說,想維持一口好牙,定期追踨是必要的,牙醫師建議每2至3個月
就要回牙科檢查,讓口腔儘量沒有感染機會,或是一有問題馬上處理,避免拔牙
、抽神經,或是骨頭及軟組織的發炎,降低骨頭感染的機會。
(源自奇摩新聞:103628529.html)
留言列表